79. 第七十九章 洗脑大礼包(1 / 2)

穿成亡国公主后 闫桔 8140 字 2个月前

他们并未在关盈逗留得太久, 一行人打马继续回永庆。

沿途还算顺遂,不作多叙。

抵达永庆已经近十月了,胡志国和姜怀得知他们平安归来, 激动得不行。

这些人都是一路扶持走过来的,对他们的关心可想而知。

胡志国庆幸道“万幸你们能平安归来, 我与姜怀从贾丛修那得知你们的情况, 寝食难安, 现在可算能睡个好觉了。”

梁萤也觉欢喜,问道“武安呢”

胡志国“我把她安置在晖园那边的,阿萤要见她随时可以过去。”

梁萤点头,“她一路奔波回来, 身子可好”

胡志国“许是水土不服,刚开始病了一场,我让姚兰过去照料了一些时日, 现在已经康复得差不多了。”

梁萤“那得多谢你们两口子操心了。”

胡志国摆手,“你与秀秀花了这般心思把她顺利带回来, 断不能在我手里出任何岔子。

“这一回你们在蛮鸾山耽搁了这么久, 可得尽快回俞州那边, 恐东州生变。

“听说那金林王太守反复无常, 是个喜欢占小便宜的人, 需得防范。”

梁萤点头, “赵雉先行回去镇场子, 我暂且留在这边, 待武安身子好了再车马劳顿。”

于是赵雉和平头等人先行回俞州。

离去那日两人腻歪了阵儿, 赵雉颇有几分不满,搂着她的细腰道“记得早些回来。”

梁萤蹭了蹭他,撒娇道“待我把武安说服就回。”

赵雉似有不解, “回俞州说服也不迟。”

梁萤摇头,“永庆和临都这边各方面都更完善,是模板城,所有郡县都会参照它们来实施,我顺带巡察一下。”

赵雉低头俯视。

治内他是插不上手的,就好似军政她也没什么兴致去管一样。

两人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似乎都很有实力,但同时也是偏科严重的差生。

如果把她丢进军队里,她对行军打仗那一套一窍不通;如果把他丢进行政里,他看地方账务如同看天书。

两人组合起来文治武功,内外兼修。

一旦拆开行事,则成了彻头彻尾的瘸子。

那还是凑一块儿吧。

赵雉亲了亲她,梁萤勾住他的颈脖,与他拥吻。

她到底不大老实,就喜欢乱摸。

赵雉捉住她的手,忍不住咬她,“莫要乱摸。”

梁萤失笑。

赵雉似乎有点发愁,说道“我现在成了一个穷光蛋,以后要如何娶你”

梁萤挑眉,“我娶你也无妨。”

赵雉“”

她真的很能耐。

外头传来平头的声音,赵雉道“我该走了。”

梁萤“嗯。”

赵雉“早些回来。”

他走的时候梁萤手贱地摸了一把他的腰,他也不服气回礼,就想不明白一个大老爷们的腰有什么好摸的。

送走赵雉他们后,梁萤去了一趟晖园。

目前武安的身体已经大好,就是比先前清减许多。

有时候她独自站在院子里,看着从四方高墙映射进来的阳光,感到不真实。

她一生都在京城那个繁华的地方生活,如今忽然来到这里,并且再也没法回到曾经的家了,心中不免有几分黯然。

回想起那段惊险又刺激的逃亡,仿佛是在梦里。

可是现实告诉她,她确实离京城很远很远了。

孤身一人在这里落脚,她并不觉得孤单,或许对于她来说,孑然一身才是命中注定的归宿。

忽听仆人前来通报,武安回过神儿。

得知梁萤过来了,她颇觉欣喜,忙去前厅那边。

梁萤朝她行礼,喊了一声“阿姐”,武安颔首,说道“一路回来可还顺遂”

梁萤点头,“顺遂。”又问,“胡太守说你身子不适,现在可大好”

武安坐到椅子上,“已经大好了,多亏姚娘子悉心照料,着实让他们费心了。”

梁萤道“胡太守两口子跟我们都是一起走过来的人,你既已大好,明日便随我出去转一转,透透气,如何”

武安好奇问“去哪里”

梁萤“我要下乡县巡察,你若有兴致,可随我从永庆巡察到俞州,看看当地的风俗人情,见识一下我的治下。”

听她语气狂,武安半信半疑道“你又没学过治国之术,还能比朝廷里的六部厉害”

梁萤“可莫要小瞧了我。”

永庆二十三个县,第二日武安随意抽了一个县进行巡察,是中泉。

她们乘坐马车前往该县。

初冬时节天气开始冷了起来,沿途的风光跟京中那边不一样,山峦更多。

梁萤坐在马车里说起永庆郡内的情形,着重讲土地对当地老百姓的重要意义。

对于武安来说,她是顶级贵族,手里的私产除了宅院商铺外,还有大量田产庄园,底下也养了不少佃农,自然体会不到人间疾苦。

梁萤拿着一枚柿饼,同她说道“我们最初在永庆安县立足的时候,就是把当地豪绅手里的田地打下来分发给老百姓,这才没有引起骚乱。”

武安皱眉,并不赞同道“你这是土匪行径,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号去夺他人的私产,很难让人去评价。”

梁萤不以为意,反问道“那阿姐以为,以前那个强盛的北燕是如何走到今日这个地步的”

武安沉默。

梁萤“老百姓为什么会生乱”

武安继续沉默。

梁萤不客气道“你若是一头牛,我不给你吃草,还天天让你干活,一年到头累死累活连肚子都填不饱,你乐不乐意”

武安反驳道“我府里养的佃农没这般苛刻。”

梁萤撇嘴,“你当然没这般苛刻了,佃农租你们这些贵人手里的田地耕种,是不是得上交七成租子给你们,他们自己得三成”

这个武安是承认的,“是交了七成。”

梁萤“同样,当时安县的老百姓租种豪绅们手里的田地也是上交了七成。

“这七成里四成给豪绅,三成给衙门,你是大长公主,自然不需要交给衙门赋税,那七成全进了你的腰包。

“那阿姐知道一亩田地能种出多少粮食来吗”

武安摇头,“我不清楚。”

梁萤当即跟她算了一笔细账,让她知道一个普通家庭如果要养家糊口,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达到饿不死的条件。

以前武安从未关心过这些民生,因为都是朝廷的事,而今听她算的那一笔笔细账,不由得触目惊心。

梁萤咬了一口柿饼,问“你若是那头牛,你反不反梁王室”

武安还是难以置信,“每个地方都这样”

梁萤失笑,“不然呢”又道,“要不然你以为楚王是怎么打到京城的倘若大家的日子都好过,谁吃饱了撑着去闹事”

武安抿了抿唇,内心仿佛受到了冲击。

梁萤淡淡道“你说我劫富济贫有失公允,我就问你,这样的世道,谁来给老百姓公允是那些豪绅们吗,还是咱们的梁王室

“我又再问,撑起这个朝廷的是底下的豪绅们吗,还是京中那些世家贵族,是他们这些人去滋养梁王室吗”

武安不喜她的态度,蹙眉道“你不用这般咄咄逼人。”

梁萤失笑,“不舒服是不是可是底下的豪绅,衙门和贵族就是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老百姓的。

“你若被这般对待,是不是也想造反,想让自己当家做主”

武安被噎了噎,答不出话来。

梁萤朝她说道“我带你来巡察,是想让你体验一把咱们永庆老百姓的小日子是怎么过的。

“这些年战乱四起,天灾人祸层出不穷,永庆的人口流失得特别厉害,故而土地也富足,只要不是太懒的,都能分到田地耕种。

“你公主府的佃农耕作一亩田得交七成,但我们永庆只交三成公粮,其余七成皆进自己的腰包,也不需要为衙门服徭役。

“若是分到的土地贫瘠些的,公粮只交两成。

“就目前郡内老百姓的生计,几乎三口之家能得近二十亩田地耕作。

“他们除了种地以外,还会养蚕,当地有商贾会下乡收购蚕茧,蚕农不用担心会砸在手里。

“这算是副业,几乎家家户户的妇人都会养蚕补贴家用。”

“这是在当地没有特色产业前提下的基础政令,但凡我们打到一个地方,就会把土地从豪绅手里抢过来分发给老百姓,先保证他们的饭碗温饱再说。

“且打豪绅也是有讲究的,如果是富商,就会把土地全部充公;若是乡绅,则会预留一部分给他们养家糊口,不会把后路堵死。

“所以永庆的太平,是因为老百姓的饭碗里有粮。

“他们这些人其实很容易满足,只要吃饱穿暖就很不错了,可是梁王室能让他们吃饱饭吗”

武安心里头虽明白她说的道理,嘴上却不服气,说道“我又不是做官的,你同我说这些有什么意义”

梁萤理所当然道“你现在就是官啊,自己挑的中泉,我们现在去巡察该县的治下,你若不清楚他们的生计,那巡察什么”

武安“”

她愣了愣,三观仿佛受到了冲击,狐疑问“女人能做官”

梁萤点头,“对,在我们俞州女人可以做官。”顿了顿,“我还在永庆开办了学堂,女童也能跟男童一样去学堂受教,学一样的治国之道,而不是三从四德,且还是免束脩的。”

听到这话,武安露出奇怪的眼神,“你莫要诓我。”

梁萤“我诓你作甚,目前永庆所有县城里应该都开办出来了,乡下以后也会有学堂,但会晚些,先把各县实施下去,毕竟我们俞州的衙门很穷。”

武安对民生没什么兴致,但对她说的学堂有点兴味。

这不,待她们顺利抵达中泉在驿馆落脚后,就去了一趟该县的学堂。

城里有两处,她们去了其中一处,该学堂女学有三个班,女童有七十多人。

女先生乌氏同她们说起目前女学的情况。

以前女童的人数是没有这么多的,因着去年人们得知梁萤是镇国大长公主,全都觉得未来女学说不定真能让自家闺女做官,所以今年又送来不少。

这理由让梁萤哭笑不得。

那些女童像观猴子一样打量她们,好奇问什么是大长公主,是不是很厉害云云。

梁萤爱戳她们头顶上的小揪揪,有时候也会掐她们的脸儿,同她们八卦学堂里的鸡毛蒜皮。

起初武安表现得很高冷,不少女娃都有些怕她,后来一个活泼的小女娃去摸她的手,那小女娃觉得她的手有些凉,凑上去给她吹吹。

武安“”

她性情孤僻,喜静,可是看着这些叽叽喳喳好似闹山麻雀的女童,又觉得新鲜。

那些稚嫩的生命充满着天真,她们的求知欲极其旺盛,会问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和让人啼笑皆非的反应。

武安觉得体验很稀奇。